中超保级太魔幻!武汉三镇或躺着上岸,最后四场全输都行
有时候瞅着这中超积分榜,你真会怀疑人生。
这玩意儿哪是足球啊,简直就是一出活生生的、比电视剧还狗血的荒诞喜剧。
就在上海那几位大哥为了个冠军头衔快把脑浆子都打出来的时候,我这眼睛吧,就跟装了自动导航似的,总爱往榜单最底下那几行溜达。
那儿可比争冠区好玩多了,简直是一锅乱炖,谁也不知道下一筷子能捞出点啥。
然后,就在我给这几位难兄难弟算着命的时候,一个念头跟闪电似的劈中了我:武汉三镇,去年还风光无限的卫冕冠军,今年眼瞅着一只脚都踩进降级区了,可他们……好像已经可以提前下班了?
甚至夸张点说,就算他们接下来四场比赛全输个底儿掉,搞个四连败的“行为艺术”,也能安然无恙地留在中超。
这事儿你上哪儿说理去?
听着就离谱,对吧?
一个赛季前还在天河体育场捧起火神杯的王者,一年后就沦落到要靠数学公式和对手的衬托来保命。
这故事要是写成剧本,估计得被导演骂“不合逻辑”。
但现实,嘿,往往比剧本更魔幻。
引爆这一切的导火索,就是梅州客家主场对阵青岛海牛那场不起眼的补赛。
咱们先把镜头拉回来,看看这几位的家底儿。
武汉三镇,揣着24分,不高不低,心里头直打鼓。
他们身后,是20分的深圳新鹏城,已经能感受到悬崖边的冷风了。
再往下,就更惨了,18分的长春亚泰和青岛海牛,还有垫底的、只有17分的梅州客家,简直是抱团取暖,谁动一下都可能掉进冰窟窿。
按老黄历,30分是保级的一道坎。
这么一算,这几位谁都别想睡个安稳觉。
可足球这东西,最忌讳的就是纸上谈兵。
你得看赛程,看状态,还得看命。
先说说长春亚泰,这哥们儿最后的四场比赛,有三场是客场。
就他们那客场虫的德性,离了长春经开体育场,战斗力直接打对折,整个下半程就在别人地盘上拿了两分。
你指望他们突然“开光”,在最后关头变成客场龙?
那还不如指望我买彩票中大奖来得实际。
他们就算把吃奶的劲儿都使出来,撑死也就23分,拿头去追24分的武汉?
再瞧瞧梅州客家。
虽说手里比别人多一张牌(少赛一场),但他们是那个兜里最瘪的,只有17块钱。
最近球队跟中了邪似的,一波三连败,士气都快掉到马里亚纳海沟了。
更致命的是,夏天别的保级队都在砸锅卖铁地引援,往自己这辆破车上换零件、加装甲,梅州倒好,突出一个“佛系”,愣是没啥大动作。
实力原地踏步,信心却被一脚踹回了解放前。
所以,跟青岛海牛这场球,对梅州来说,已经不是什么救命稻草了,那是唯一的氧气瓶。
赢了,积20分,还能上来喘口气;要是平了或者输了,那基本就可以准备下赛季中甲的动员大会了。
可问题是,青岛海牛也不是善茬,人家是出了名的“滚刀肉”,下半程踢得极其顽强,谁想在他们身上占便宜都得脱层皮。
好,最精彩的部分来了。
如果,只是如果,梅州没能在主场拿下青岛,哪怕就是个平局。
那整个中超保级的剧本就等于提前剧透了。
梅州最多18分,剩下4场,他们得赢下至少两场外加一场平局,才能超过武汉现在的24分。
就凭他们那攻击线,那状态,你觉得可能吗?
于是乎,一幅奇特的画面就此诞生:武汉三镇,可能因为两个“卧龙凤雏”般对手的拉胯,就这么“躺赢”保级了。
他们甚至可以跟最后四个对手说:“兄弟们,别客气,随便踢,三分拿走,不用谢!”
然后以一波四连败的“光辉”战绩结束赛季,潇洒地挥挥手,明年中超再见。
这简直是对“爱拼才会赢”这句歌词最大的嘲讽。
你拼死拼活,最后发现决定你命运的,不是你有多努力,而是你的对手有多不争气。
武汉三 new bing 镇就像那个班里倒数的差生,眼瞅着要被劝退了,结果期末考,排他后面的几个哥们儿,一个拉肚子,一个睡过头,还有一个干脆忘了涂答题卡。
于是,他就这么稀里糊涂地过关了。
当然,深圳新鹏城也还吊着一口气。
他们那20分同样不保险,更何况他们最后的赛程简直是地狱难度,要挨个被北京国安、上海申花和成都蓉城这三头猛兽“军训”。
这哪是比赛,这是去送人头啊。
所以你看,从冠军到保级,武汉三镇只用了一年。
这速度,比火箭还快。
这背后,是金元足球泡沫破裂后的一地鸡毛,是俱乐部运营策略的短视,也是整个联赛的无奈。
一个冠军球队,核心外援一走,立马被打回原形,这本身就说明了我们的联赛根基有多么脆弱。
或许,武汉球迷会说,活下来就好。
但对我们这些看球的来说,这种“比烂”式的保级大戏,真的有点笑不出来。
它就像一面哈哈镜,照出了中国足球光怪陆离的模样。
所谓的奇迹,有时候,真的只是因为你的对手,比你先掉进了坑里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