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退伍军人李恒携仓库回四合院,逆袭谱写春秋传奇!

发布日期:2025-07-10 16:09    点击次数:106

嘿,书友们,这本都市文简直是行走的肾上腺素泵!我一口气从晨曦追到夜幕,根本停不下来!主角的每一步都像是走在刀尖上,意外连连,却总能绝地反击,看得我心潮澎湃,直呼过瘾!如果你还没翻开这页,那真的是错过了太多心跳加速的瞬间!快来,咱们一起感受这份从平凡到非凡的蜕变,保证你看了不后悔,咱们评论区见,聊聊那些让人拍案叫绝的情节转折!

《回到过去之四合院春秋》 作者:我是小木子

第一章赔偿

一九五六年

四月十八日,星期三

天气晴

四九城东四区某街道办主任办公室

王主任看着坐在办公桌对面的年轻人暗自叹了口气。

“李副站长,我没想到李明成同志和李远同志竟然是你父亲和弟弟,你报道那天怎么也没有说。”

“我也没想到他们就住在咱们街道办,再一个我还以为我爹跟我弟弟的后事是民政部门那边处理的,没想到都已经交到咱们办事处了。”

“刚开始确实都是民政部门处理的,你家的情况比较特殊,你在部队,家里又没有别的亲属,所以处理完后事之后就移交到咱们办事处了。”

说到这里王主任停了下来,迟疑了一下又继续说道:“虽然事情已经过去半年了,但我还是想说,李副站长,人死不能复生,请你务必节哀顺变。”

“呵呵,放心吧主任,在部队九年,生离死别看得多了,我没事儿。”

年轻男人微微摇了摇头,看似很随意的说道,但敏锐的王主任还是从他的眼睛里看到了一丝悲伤。

怎么可能不悲伤,死的是他的两个至亲,这世间唯二的至亲。

他娘在生下弟弟小远后,没多久就因病过世,现在他们家就剩下他一人了。

他叫李恒,小名二恒,今年二十八岁,是一名重生者。

为什么会重生过来他也不知道。

他只知道本来好好的在办公室睡觉呢,再睁开眼睛,就重生到了这个十七岁的少年身上。

当时原主他们父子三人因时局动荡,正在逃难到四九城的路上,他过来后跟原主完美的融合在了一起,不分彼此。

至于为什么会这样,他不清楚,而跟着他灵魂一起过来的只有一个五米见方空空如也的空间仓库。

等他们三个到了四九城安顿好之后,他又毅然决然的跑出城,投奔部队去了。

这一去就是九年,大大小小的战争经历无数,生死边缘几番挣扎,许是运气好的缘故,他侥幸活到了现在,并且顺利提干。

就在去年他们部队好不容易安定下来,他准备休探亲假回来看看父亲和弟弟的时候,一个噩耗传来,坚定了他复原回来的心。

因为他在部队的干部身份,回来后被安排在街道办下属的废品回收站当副站长,工资级别二十级,也就是二级办事员,每个月的工资七十元,这份工资在这个年月已经可以说是相当高了。

忙忙碌碌半个月,等彻底安顿好了之后,他才来到民政部门查父亲和弟弟发生意外后的安排,这才有了他跟办事处主任的对话。

“李副站长……”

“主任,您还是直接叫我名字或者叫我二恒都可以,这李副站长李副站长的,听着别扭。”

街道办的王主任是一个慈眉善目的大妈,说话总是很温柔,但办事又雷厉风行毫不拖沓,给人的感觉特别舒服。

“哈哈,行,那我就叫你二恒,民政部门给你说没说关于你父亲,还有你弟弟赔偿金的问题?”

“说了一些。”

“好,那我就直说了,关于赔偿金一共分为两部分,一是政府给的,这部分是……”

说到这里王主任已经站起来走到一旁的文件柜跟前:“你等等啊,我找一下那个文件。”

“哎,就是这个,你可以看看,因为当时的伤亡情况非常惨烈,政府关于赔偿问题特意下了个文。”

李恒接过王主任递过来的文件随意的看了看,上边的内容其实并不多,主要就是说明赔偿金走财政支出,死了的和受伤的分别赔偿多少。

他父亲跟弟弟两个人合计赔偿六百块钱,另外补偿了一部分票。

“二恒,这个是政府赔偿的,另外你父亲跟弟弟还有单位给赔偿的,因为这其中牵扯到他们的工作编制,他们俩都是二中的老师,这个你清楚吧?”

“啊?小远也当老师了?这我还真不知道,我父亲当老师我清楚,解放前他就是老师。”

“嗯,没错,后来你弟弟毕业以后也进二中当老师了。所以因为他们俩的编制,二中这次也给了些补偿,每个人二百,还有一部分票,这些连同政府的赔偿一起,都在财务室的保险箱里锁着呢,等一下我带你过去取,不过你还要给我签个字。”

李恒听完后默默地点了点头。

钱确实不少,光现金都一千了,可是两条人命就值一千,再加上一些票?

“唉~”没等他说什么,王主任叹了口气继续说道:“这是个意外,谁也没想到事情会变成这样,我不是当事人,我也没资格说什么让你看开点,但事情已经这样了,活着的人总要生活下去不是吗,我相信你父亲跟你弟弟的在天之灵,也希望你能好好的吧。”

“谢谢主任!”

“不用客气,咱们街道办不就是为老百姓服务的嘛,更何况你还是咱们街道办的人。对了,还有房子,差点把最重要的给忘了。

解放后重新分配住房,你们家的房子就在咱们街道办北边第三条胡同里,是一个三进四合院的前院西厢房,说实话,房子面积挺大的,也就是给你们家分的早,如果是现在肯定分不到那么大了。

房子钥匙在后勤那边,屋里的东西我们都没有动过,只是给屋门加了把锁,等会儿我找人带你过去,刚好你现在不是还在回收站的办公室凑合呢么,这下有自己的房子住了,再尽快说个媳妇儿,过好自己的日子。”

这应该算是一个好消息,要不然就凭他刚复原回来,想等到分配住房,还不知道要到什么时候呢。

可他就是高兴不起来,只是在脸上挤出了一个难看的笑容。

王主任看着他的表情,心下又是一叹,碰上这种事情,谁又能高兴的起来。

她拉开抽屉拿出来一个本子,翻了几页后放在办公桌上:“这是赔偿的明细,我现在过去给你取过来,你等下对对数,然后签个字。”

“不用对了主任。”李恒二话没说,拿起一旁的钢笔就在上边把自己的名字签了上去。

“我跟您一起过去。”

第二章四合院

他的这番操作到吧王主任弄的一愣,她深深的看了眼这个年轻人,点点头说道:“好,那你跟我一起过去,领完赔偿金,我找你带你去你家看看。”

说完她就当先走出了办公室。

从财务室领完赔偿金出来,李恒站在办事处的院子里等王主任去找人带他去房子,他低头看看手里的两个信封,顺手就塞进了身上背的挎包里。

没一会儿,王主任就领着一个看上去只有十七八岁的小伙子走了过来。

“二恒,这是咱们后勤的小孟,小孟,这是回收站的李副站长,你现在带着李副站长去北边第三条胡同五号院儿,就是去年年底让你给加锁的那家。”

那个小伙子先是看着站在那里的李恒愣了一下,然后才连连点头说道:“我知道了主任。”

“二恒,给,这是那屋的钥匙,你过去好好收拾一下,几个月没住人也脏的不像样了,有什么需要你就叫小孟给你帮忙。”

“谢谢主任,我会的,那我就先过去了。”

“好,去吧,尽快收拾好搬过去住,调整好自己,然后安心工作。”

“您放心吧。”

……

“李站长,咱们办事处是把那间屋子分给您了吗?”往过走的路上,小孟想了想还是问了出来。

看上那间房的人不少,可主任一直都没有吐过口。

“那本来就是我家。”

“您家?”小孟一听明显愣了一下,他扭过头仔细的看了一眼李恒,有些犹豫的问道:“您是李老师的?”

“李老师?你指的是哪个李老师?李明成还是李远?我是李远的亲大哥。”

“您真是李大哥啊,我听远哥提过您去当兵了,刚才在办事处我就看您跟远哥长的像,但没敢认。

李大哥你好,我叫孟凡,我哥孟军跟远哥是好兄弟,我们弟兄俩都是李老师的学生,以前我经常跟在他们后面玩。”

见到自己父亲曾经的学生,弟弟的好朋友,李恒一直特别平静的脸上,也不禁浮现出一丝笑容。

“孟凡,你给我讲讲小远的事儿吧。”

小孟听李远说过哥哥出去当兵以后,一直都没有回来,只是写过两次信,对家里这些年的事情肯定不了解,他当下就把自己知道的都讲了讲。

当李恒听到弟弟小远已经订婚,还有一个未婚妻的时候,明显愣了一下。

“孟凡,你说小远还有一个未婚妻?”

“是的,他们早就认识,解放前好像跟你们家住的是隔壁,去年五一订的婚,说是等过年就完婚的,可没想到年底远哥跟李老师就出事儿了。当时小雅姐知道远哥出事儿后,当场就晕了过去,还在医院住了好几天呢。”

“小雅姐?”

“哦,就是远哥的未婚妻,叫方小雅。”

“方小雅?”李恒听到这个名字后,脸上露出了若有所思的神情。

“孟凡,这个方小雅的父亲是不是也是二中的老师?”

“对,您知道啊李哥。”

他当然知道,当时他就是等他父亲在二中应聘上老师,又安排好房子之后才跑去当兵的,隔壁方家,他见过的,那个小丫头他也见过,还不只是见过。

只是当时那个学校不叫二中,这个名字应该是解放后才改的。

“孟凡,那你知道方老师家现在在哪里不?”

“知道,就离您家不远,再往北一条胡同的六号院,小雅姐现在是公安,不过好像是文职。”

“公安?”李恒挑了挑眉头,他上一世就是警察,还是刑警队的一个组长,他一直怀疑自己重生过来是不是就是因为之前办案三天没休息,等案子了结之后躺沙发上休息的时候猝死了。

不过现在已经过来十年了,再想这些也没什么用。

俩人一边走着,小孟一边介绍着,他家也在这片住着,他对这里门清。

“到了李哥,这就是五号院。”

李恒抬头看着这个古色古香的门口,到底是个三进的大院子,大门都比旁边的要大。

他前世今生都没有住过这种四合院,看着还是蛮稀奇的,就是听小孟刚才介绍说,上厕所特别麻烦,要到胡同口那个公共厕所去,所以一般情况下,晚上大家都是给屋里准备个尿盆,早上再提出去倒掉。

而早上也是上厕所最难受的时候,大家都排着队上,要是拉肚子那可就有点麻烦了。

其他的倒还好,水现在都接的是自来水,院子里就有水池台,这个还是比较方便的。

“孟凡,这个院子一共住了几户啊?”

“李哥,这个院子大,住的人还是比较多的,我给您算啊,前院东厢房住的是院子里选出来的三大爷一家,西厢房是您家,倒座房住了一家。

中院也是三家,除了东厢房是一大爷家,正房跟西厢房都是各一家,后院总共住了四家,这个院儿的二大爷就住后院东房,西房住了一家,后罩房有两家,不过其中有位是个孤寡老太太,街道办为了安顿她,就让她住了后罩房的一小间。”

李恒听的是一愣一愣的,三位大爷,一个孤寡老太太,住的顺序好像还一样,不会吧,不会吧,他不会这么寸吧。

刚准备问什么呢,院子里就走出来了一位看上去四十岁左右的大妈,她看到门口站着的两个人明显愣了一下,等看清楚是谁后,开口问道:“呦,小孟你怎么过来了?”

“三大妈啊,我带李哥过来看看房子认个门。”

“认门?怎么,我们院儿有人要搬走啦?没听说啊。”三大妈转头看了眼旁边站着的李恒,当场就愣住了,说话都有些颤抖:“他……他是……”

“三大妈您别怕,李哥不是小远,他是李老师的大儿子,刚当兵回来。”

“李老师家的大儿子?”三大妈惊讶的声音都提高了不少,刚才猛然间看到这张脸,她是真的有点被吓到。

“你搁门口吵吵什么呢。”一个声音从一进门的影壁后面传了出来,紧跟着一道人影从里边也走了出来。

李恒抬眼一看,心里忍不住的一阵忽悠:还真是这个院子啊。

走出来的是个看着也就四十出头的中年男人,带着副眼睛,这不是闫埠贵是谁。

“三大爷,您好啊!”

“嚯,是小孟啊,我就说瑞华在这里给谁说话呢。”

“老闫老闫,你看看这位像谁。”

(不出意外从明天开始新书每天更新两章,中午十一点一章,下午五点一章。谢谢大家!我会努力写好的!)

第三章安顿

三大妈看到自家男人出来了,赶忙示意让他看看李恒。

“像谁?”三大爷有些奇怪自己媳妇儿的反应,可还是扶了一下眼镜看了过去。

这一看可把他吓一跳:“小远?你不是……不对不对,这位同志看着年龄大,而且也比小远黑点,这是怎么回事?”

他嘴里一边说着一边看了看自己媳妇儿,又看向小孟。

“三大爷,这位是李远的大哥,李老师的大儿子。”

“哦,我想起来了,听老李之前提起过,你是李……李恒是吧?”

小孟刚一解释,三大爷就反应过来了。

他们家跟李家都住前院,又都是当老师的,天然的关系就要亲近些,再加上李父为人大度不喜欢计较,没事儿还经常邀请闫埠贵到家里喝两杯。

三大爷那性子只要能让他占上便宜,那就是他的好朋友。

去年年底李家父子俩出事儿,他还流了几滴眼泪呢,也不知道是为人哭的,还是因为少了个让他占便宜的才哭。

“三大爷你好,我是李恒,您叫我二恒也可以,三大妈您也好。”

“好好好”三大爷两口子忙不迭的点头应道。

李恒看着年轻版的三大爷和三大妈,刚才猛然间见到三大爷时那恍惚的心情也平静了下来。

住在这个院子里也没什么,还能热闹些,就是现在有点早,估计没什么瓜可以吃的。

“小孟,二恒,进去坐吧,站门口干什么。”三大爷开口邀请道。

“李哥,咱们进去吧。”

“走吧”

走进大门,绕过影壁,就来到了前院。

这个三进的四合院要说是前朝的王爷府,那根本不可能,堂堂一个王爷如果就住这么点大的院子,那也有点太可怜了,最多就是一个达官贵人的府邸。

两侧的抄手游廊,通往中院的垂花门,斑驳的颜色,无一不在向世人诉说着它早年的辉煌。

今天不是休息日,大人孩子该上学的上学,该上班的上班,三大爷在家是因为今天早上没有他的课,再加上前院不算李家的话,本来就只住了两家,院子里显得十分安静。

至于中院和后院,这会儿肯定有人在家,不过因为离的能远点,他们还没听到前院的动静呢。

小孟从李恒的手中要过钥匙,径直走到西房把门打开,随着他的动作,屋里扬起了一阵灰尘。

几个月没有住人收拾,屋里的灰尘厚度可想而知。

李恒站在门口左右看了看,房檐下还搭了一个煤棚,可惜里边已经空空如也。

他父亲跟弟弟出意外是十一月份,按理说过冬的煤应该都储备上了,可现在已经空了,肯定就是被这个院子的人用掉了呗,至于是谁?呵呵。

站在后边的三大爷可能也注意到李恒的视线了,他有些尴尬的摸了摸自己的鼻子。

他这会儿还没有练到十年后的铜墙铁壁呢。

不过李恒也没有太过在意,没了就没了,他有煤本,再去买就行。

等屋里刚才被扬的灰尘散尽,他这才走了进去。

难怪王主任说房子大,确实比较大,看着有三十个平方,别说住他一个,一家三四口子住上都是轻松加愉快。

李爸跟小远俩人把屋里还隔了下,一进去的地方相当于是客厅加厨房加餐厅的混合功能区,南边隔出来一部分算是一个卧室,北边同样也是隔出来一部分当卧室,父子俩一南一北互不干扰。

“李哥,我帮你打扫一下卫生。”小孟说着就拿起门旁边脸盆架子上的盆准备出去打水。

“不用了小孟,你去忙你的吧,我今天没事儿,一个人慢慢弄就行。”

“没事儿李哥。”

“真不用了小孟,我不跟你客气,我自己来就行。”

看着李恒不似作伪的神情,小孟犹豫了一下,也就没有再坚持,他现在还是街道办的临时工没有转正,虽然是主任把他派出来的,但长时间不回去也确实不太好。

“那……那好吧李哥,那你慢慢收拾,我先回去了,呃……这把锁我得带回去,这是公家的东西,咱们这种院子一般都不用锁门,人出去了闭上就行。”

这年头说夜不闭户,路不拾遗有点夸张,但也大差不差,老百姓的警觉心真不是随便说说的。

住在这种院子里确实不需要锁门,你谁家如果把自己的门锁了,等着吧,街坊邻居不在背后戳你的脊梁骨才怪了呢,你这是防谁呢?

“我知道,谢谢你小孟,有空来家里玩。”

“哎,好的李哥,那你忙,我先过去了。”

小孟回头跟站在院子里的三大爷三大妈打了个招呼,就走出了大门。

等他出去后,三大爷才走到李恒家的门口,把头探进来问道:“二恒,需要帮忙不?”

“不用了三大爷,我自己来就行,今天刚好没什么事儿。”

真想帮忙有什么好问的,直接干不就完了。

“二恒,你现在回来工作分配了没?”

“分了”李恒走到南边隔出来的地方看了看,这里应该是父亲生前住的地方。

“就在咱们街道办下边的废品回收站。”

“不错啊,好单位好单位。那啥,二恒你先收拾,我等下还要到学校去呢,就不跟你聊了。”

“行,三大爷你忙你的,以后就在一个院儿住着呢,随时都可以聊。”

“哎,对,以后咱就是对门,时间多着呢。”

看闫埠贵转身走了,李恒笑着摇了摇头,旋即又看向通往中院的垂花门那里,住进距离故事开始还有十年的四合院,应该比想象中能有意思点吧。

他也没有再继续寻思,走到门口拿上盆子就走了出去,在水池台接上一盆水,先给屋里的地上洒了点水,防着灰尘漫天飞,又把屋里的窗户全部打开让通着点风。

这下才来到之前父亲住的这里,把床上的被子褥子全部拆了,把里边的棉花网套拿出去挂在院子里晾衣服的绳上,把拆下来的被罩就放到门口的地上,准备一会洗。

然后是弟弟以前住的那边,继续拆。

第四章站长

早上过来的时候不到十点,等把屋里彻底收拾完,把需要洗的东西全部洗干净,时间已经到了下午四点钟。

期间中院后院也有不少人出来进去看到了这边的动静,三大妈总能恰到好处的出来给他们介绍一番。

一大妈,二大妈,贾张氏,秦淮如,还有后院的老太太跟应该是许大茂他母亲的一个大妈。

凡是今天在家没上班的,他都见完了。

印象最深的就是据说是刚嫁过来,看着二十左右岁的秦淮如。

青春靓丽,火辣的身材,也不知道在家吃的是什么,发育这么好。

就看了那么几眼,让母胎单身二十八年的李恒有点口干舌燥的感觉,幸亏贾张氏可能也防着他呢,带着儿媳妇只是匆匆的打个招呼就走开了。

经过他一天的折腾,屋子里已经是大变样,原本弟弟住的那边的床被他拆下来挪到了南边,跟另外一个床拼到一起变成了一张大床。

有条件的情况下,他喜欢睡大床,能由得他胡乱翻滚。

把两边当隔断用的柜子都挪到这边,并且往北去了点,这样他这个隔出来的卧室就宽敞了许多,三个柜子当隔断,卧室里的私密性也能好点,站在客厅另外一边也看不进来。

而功能区也大了,坐在这里再没有早上刚进来时那种逼仄的感觉。

如果给这边再弄上一套沙发,啧啧,那就爽了。

不过现在是不是应该先弄辆自行车啊,上班的地方远了,走路过去要足足二十分钟呢。

这让他有些挠头,自行车票不好搞啊。

复原回来的时候部队领导也没说给上几张,真小气。

李恒在心里腹诽道。

对了,早上领的赔偿里边不是有票么,还没看呢。

算了算了,等会儿到单位再看吧,这里今晚住不成,没有铺的盖的,还有那棉花网套也得拿出去重新弹一下,把单人的都让改成双人的。

说干就干,他拿起已经打包好的棉花网套,拉上屋门,径直走出了院子。

……

等他回到单位的时候,都已经五点多了,棉花网套连弹带改,三天后才能去取,也就是说他还得在单位继续住三天。

回收站大院里后边的废品堆,几个人仍然在那里干的热火朝天,他们需要把送过来的废品都分门别类的分好,需要捆扎的都弄好,等回头车过来拉的时候方便。

他跟站长共用的一个办公室,站长老张这时正坐在办公桌后面一边喝水,一边翻看着不知道都翻过多少遍的报纸。

“二恒回来啦,事儿办完没?”

“办完了,就在咱们办事处呢,让我早上还白跑了一趟民政部门。”

那边房子没生火,也没水喝,忙活了一天可给他渴坏了,抱起自己办公桌上的缸子咕咚咕咚的一口气灌完。

“你这是干什么去了渴成这样。”

“哎呀,今天收拾了一天屋子,没喝水没吃饭,我这会儿是又渴又饿啊。”

“收拾屋子?街道办给你分房了?”

“没有,是之前我爹跟我弟弟住的房子,人家街道办一直都没收回去,现在还让我继续住,这不是几个月没住人么,脏的都不像样子,在那里忙活了一天。”

“嗯,你是干部,还是部队回来的营级干部,街道办肯定要优先给你解决住房问题,老让你住办公室也不是个事儿,这下刚合适,我估计当时他们没收回你家的房子,可能就有这方面的考虑。”

张站长听完后点了点头说到。

“管他什么考虑呢,只要让我有地方住就成。”

“呵呵,你倒是好说话,吃饭再等等吧,灶上正做呢。”

他们这个废品收购站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其实也不小,单位的占地面积大,员工算下来也六十多号人呢。

当然正式的就只有五个人,干部身份的更是只有他们两个,其余的人都是临时工,他们想要在这里转正,就只有等那三个正式职工谁退休了才有可能。

站上还有个食堂,而且吃饭还特便宜,一顿饭五分钱,管饱。

但你如果要带走的话,那就只能是一人份的,也就是半饭盒菜,两个大馒头。

就这也够便宜了。

现在这些单位都是靠山吃山,自己给职工弄点小福利,上边的领导都知道,但都是睁只眼闭只眼,你只要不往自己口袋装就行。

他们收购站每天都有不少老百姓来淘弄点东西,随便弄,想拿啥拿啥,给钱就行,没有财务给开的票,门卫老郑也不让你出去。

哦,门卫老郑就是除了财务室的会计和出纳之外的,最后一个正式职工。

甭看人家是看门的,那是因为当年打仗腿受伤了,走路不利索,所以上边才这样安排的,五十岁了,每天就是坐在门卫室里悠哉悠哉的,比他俩这站长副站长还舒服。

他们收购站也就是靠着私下里卖出去点废品,才能给大家伙弄些福利。

每年算下来其实也不少,李恒月初过来之后,跟站长闲聊的时候,听说去年过年发的福利是每人两斤带鱼一斤肉,阔气的很呢。

“二恒,现在工作安顿好了,房也有了,你今年都二十八了,是不是该找个对象了?”

“不急不急”李恒连忙摆摆手,上辈子单身三十多年,这辈子又这么长时间,他早就忘记了该怎么跟女孩子打交道,听到找对象就头大。

“还不急呢,跟你一班大的孩子都好几个了,你还不急,你看咱们站上那个小东,他今年才二十六,老大五岁老二三岁,媳妇儿现在又怀上了。”

这话听的李恒是直咧嘴,太能生了,太残暴了。

不过现在国家建设也确实需要人,这时候是鼓励你生呢。

如果没有这波二十多年年的生育潮,也就不会有几十年以后的人口红利。

“嘿嘿,张叔,我这不是才刚安顿好嘛,总得缓口气慢慢来吧。”

张站长看着坐在他对面的年轻人,笑着摇了摇头。

“唉~也不知道你是咋想的,人家都是着急害怕找不到媳妇儿,你却还想慢慢来,不过也是,就凭你现在的身份、工资,也确实不愁找到媳妇儿,慢慢挑也好,不过可别挑花眼了啊。”

“那不会!”

(点击下方免费阅读)

关注小编,每天有推荐,量大不愁书荒,品质也有保障, 如果大家有想要分享的好书,也可以在评论给我们留言,让我们共享好书!



上一篇:热压毛毡AmbicSP40B防敲击音
下一篇:F-15EX重返空军战斗,老机型焕然一新,成为军事经济新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