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军兵临城下,杀入乌克兰腹地,特朗普一句话让泽连斯基彻底绝望
八月下旬的基辅,本该是庆祝独立34周年的欢腾时刻,可空气里却弥漫着一丝说不清道不明的沉重。总统在重要广场上为将士们授旗,慷慨激昂地描绘国家未来,字里行间透着不妥协、要正义和平的决心。
可就在这当口,美国总统特朗普给乌克兰发了封信,嘴上是认可独立主权,话锋一转,却抛出了“结束无谓杀戮”的呼吁,力挺谈判。这话听着,怎么都像是在说:乌克兰,别抵抗了,赶紧跟俄罗斯谈吧。
乌克兰领导人呢,这些年可没少给自己塑造“强人”、“战争英雄”的形象。现在要他停战,内部政治阻力可想而知。有人私下嘀咕,这“英雄”形象啊,表演成分不小,演技倒是精湛。
话说回来,乌克兰军队能撑到现在,全靠西方世界输血。要是没了这些援助,恐怕真扛不住俄罗斯的猛攻。
乌克兰总统甚至被人戏称为国际援助的“首席请愿者”,或者干脆就是“丐帮帮主”。现在,美国的军事援助眼瞅着就要断了,基辅当局的心,估计凉了半截。
大洋彼岸,基辅却没位子
八月十五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和俄罗斯总统普京要在阿拉斯加会晤。这消息一出,不少人心里都燃起了一线希望,觉得俄乌危机或许能有转机。
这次会面,是在美国特使和普京在克里姆林宫聊完后火速敲定的。地点选在阿拉斯加,据说图的就是个近便,省时省事又安全,毕竟是在美国自家地盘上。
特朗普总统推动俄乌和谈,原因可不简单。美国现在可不想在这场冲突里继续烧钱了,这是政策调整的关键。他之前那场贸易战,已经让美国经济有点吃不消,现在巴不得赶紧从俄乌的泥潭里抽身。
再说,超过六成的美国老百姓都支持俄乌达成和平协议,不仅仅是停火。这可是特朗普调整对乌政策的重要民意基础。他自己的支持率起起伏伏,加上明年中期选举也近了,这些都得盘算进去。
八月二十六日的内阁会议上,特朗普总统公开说了,俄乌冲突要是继续,虽然不至于世界大战,但会引发对俄罗斯不利的“经济战”,他个人不乐意看到。他还特别强调,美国已经把资源优先投向国内,不再给乌克兰掏钱了。
这些话一出,大家心知肚明,美国这是要断了乌克兰的军援。特朗普总统甚至直言,冲突责任不是单方面的,乌克兰总统也并非完全无辜,一句“一个巴掌拍不响”把责任分摊开来。
他还提出了一个“领土置换”的方案,建议俄乌双方交换部分领土来达成和平。这“领土置换”的概念,跟俄罗斯提的一些停火条件还真有点像。
俄罗斯的停火前提,包括乌方把东顿涅茨克州剩下的部分交给俄方,俄方继续控制克里米亚,并且确保对顿巴斯地区的军事管辖。
俄罗斯方面之前还表示过,如果条件合适,他们可以放弃对赫尔松和扎波罗热地区的控制。这次会晤,特朗普总统把它定义为“聆听性质”,更多是摸底,而不是立刻解决问题。普京总统之所以愿意来,一部分也是看中了特朗普总统如果能连任,可能对俄罗斯态度会温和一些。
可乌克兰,这个直接冲突方,居然没被邀请参加这次高层会谈,乌方自然是怒火中烧。乌克兰总统直接撂话:没乌方代表在场,俄美高层会谈恐怕难有实质性成果,毕竟乌克兰才是冲突的核心当事方。
乌克兰领导人那“强硬抵抗者”的形象,在特朗普总统看来,可能就是不解风情,不配合他的和平努力。这让他对未来的谈判前景都感到悲观。
在特朗普总统和乌克兰总统在白宫闹了不愉快之后,欧洲、乌克兰以及他们美国的那些支持者也调整了策略。
这些支持乌克兰的力量,一边继续提供军事援助,一边又担心特朗普总统可能会偏向俄罗斯,从而损害欧洲的利益。在特朗普总统和普京总统会晤前,乌克兰总统也对特朗普总统的提议做出了回应。
八月十一日,乌克兰总统明确指出,任何“领土置换”的提案,都必须获得乌克兰宪法的批准。这话一听,就是强烈的抵触情绪。
前线吃紧,口袋也空了
乌克兰领导人现在最头疼的事,就是俄罗斯军队步步紧逼。今年六月,俄方就宣称他们的军队已经杀进了乌克兰中部的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州。
六月八日,俄方还说他们的装甲部队抵达了“顿涅茨克人民共和国”的西部边界,并且持续向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州发动攻势。这个州虽然不是俄方正式宣称要占领的,但却是乌克兰重要的工业和矿业中心。
更巧的是,这地方还是乌克兰总统的老家。俄军要是继续往这里深入,对乌克兰本就吃力的军事和经济局面,那将是连锁反应的重创。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州总人口约三百万,首府就有百万居民。
乌克兰政府早期还否认俄军进入该州,一部分原因可能是基层战报经常“修饰”,导致基辅可能没完全掌握前线的真实情况。直到八月,基辅方面才最终承认,俄军确实已经进去了。
乌克兰军方官员曾强调,自2014年乌内战以来,该州并非主战场,所以乌军在此地根本没构筑什么防御阵地。而且这地方地势平坦,简直就是俄军快速推进的“高速公路”。
在卢甘斯克方向,俄军已经突破了州界,并在哈尔科夫州取得了显著进展。要是俄军在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州和哈尔科夫州再进一步,理论上就能对西顿涅茨克地区形成一个大大的包围圈。
西顿涅茨克地区,可是乌克兰军队大量主力部队和重要“堡垒防线”的所在地。一旦乌军主力遭遇重创,或者核心防线失守,那乌克兰可能就面临全面战败的绝境了。
乌克兰的军事能力,我们都知道,高度依赖西方世界的援助。要是没了这些输血,乌克兰根本扛不住俄罗斯的攻势。而来自美国的军事援助,现在已经明显出现了中断的迹象。
特朗普总统的表态,更是强化了一个信号:美国不会再给乌克兰提供军事支援了。乌克兰领导人,那个被形容为国际援助“主要请愿者”或“丐帮首领”的人,如今面临着“要不到饭”的窘境。
乌克兰领导人长期塑造的“战争英雄”形象,在政治上限制了他做出让步。这让他陷入了“自我架空”的困境。他坚决表明,乌方不会在压力下妥协,寻求的是符合正义的和平。
对于“领土置换”的提议,乌克兰领导人强调必须获得乌克兰宪法的批准。这态度,简直就是铁板一块,缺乏弹性。他坚持认为,俄罗斯必须首先停火,才能谈什么领土问题。
乌克兰总统更是坚决拒绝了普京总统提出的乌军撤出顿巴斯防线的建议。乌克兰领导人一边向北约求援,一边又不希望西方国家过度干预乌克兰的内部决策,这种立场,说实话,有点复杂也挺矛盾的。
硬撑下去,还是咬牙妥协?
特朗普总统把乌克兰的抵抗行动,直接定义为“无谓的杀戮”,并直接呼吁谈判。这跟乌克兰一直追求的“正义和平”叙事,简直是针锋相对。
特朗普总统甚至把冲突责任归咎于双方,暗示乌克兰总统并非完全无辜,这无疑进一步削弱了乌方在道德上的高地。
特朗普总统提出的“领土置换”方案,以及俄罗斯的具体停火条件,标志着解决冲突方式的一个重大转向。俄罗斯的条件包括保留克里米亚、控制顿巴斯,并且可以放弃赫尔松、扎波罗热。
乌克兰领导人对此类提议表现出强烈的抵触,坚持宪法审批原则。他拒绝俄方撤兵顿巴斯的条件。他的回应,明确表达了对这类方案的反感,也凸显了冲突双方在核心问题上那巨大的分歧。
欧洲国家此前曾建议特朗普总统通过对普京总统施压来实现停火,但特朗普总统显然有他自己的一套。这反映出西方内部的策略并不一致。俄罗斯卫星通讯社报道,乌克兰安全机构试图通过发布平民伤亡数据,在会谈前营造负面舆论。
乌克兰在没有西方援助下难以支撑的现实,与乌克兰领导人那难以退让的形象之间,存在着内在的矛盾。这种困境,让乌克兰的战略选择变得越来越艰难。
笔者以为
面对军事前线的持续压力、西方援助的枯竭,以及国际政治调停所带来的妥协压力,乌克兰正站在一个战略的十字路口。其领导人所坚持的“正义和平”与日益严峻的现实妥协需求之间,形成了巨大的张力。这迫使乌克兰未来可能做出痛苦的战略抉择,每一步都牵动着无数人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