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默只会让恶霸更嚣张!美国重拳砸向印度命脉,莫迪怒掀桌,中国送来及时雨
最近这国际贸易场上,又闹得沸沸扬扬。美国老大哥一出手,可把印度这个南亚大块头给架在了火上烤。理由嘛,就是印度还在买俄罗斯的油气,这让华盛顿很不爽,直接就拿关税大棒对着印度的看家产业招呼。
这下可好,印度在寻求经济发展和维护国家利益之间,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考验。莫迪总理一开始呢,倒也沉得住气,一声不吭,连国际出访都省了。
这背后的心思,估计是想看看风向。可这事儿越闹越大,印度总不能一直装聋作哑吧?于是,他们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的对外策略,琢磨着怎么才能从这困境里找到出路。
关税大棒:印度,疼不疼?
这不,华盛顿的经济大棒说来就来,直接就砸向了印度的命根子产业。开始是25%的关税,眨眼工夫就飙到了50%!这哪是加税,简直就是往死里打。
想想看,纺织品、珠宝、制药,这可都是印度吃饭的家伙啊!这些产业一受影响,印度经济能好到哪去?印度商务部都说了,光纺织业就可能丢掉几百亿美元的单子。
这还不算,几十万工人饭碗不保,整个国家经济损失更是天文数字,搞不好真要跟美国“脱钩”了。印度也不是没挣扎过,跑去美国买天然气、买飞机。
想着能不能给个面子,免了关税。结果呢?吃了闭门羹。这说明啊,印度一开始真没搞明白美国到底想干嘛,完全是被牵着鼻子走,太被动了。
动了农产品,莫迪要掀桌!
可美国胃口大得很,关税这招还没完,又提出要印度开放农产品市场,小麦、大豆、牛奶,统统都要!这下可真是踩到莫迪的痛脚了。
印度四成劳动力都在种地,农民可是莫迪执政党的大票仓啊!开放农产品市场,那不是要印度农民的命吗?莫迪公开承诺过,绝不会牺牲小商户、农民的利益。
这话可不是随便说说,那是他的政治生命线!关税压力越大,印度老百姓对美国的火气就越大。民族主义情绪高涨,抵制美货的口号喊得震天响。
虽然实际效果有限,但那股劲儿可真不容小觑。莫迪也坐不住了,在古吉拉特邦演讲,语气那叫一个硬气,直接放话,印度绝不向任何外部挑战低头。
这意思很明显了,从之前的沉默不语,彻底转为正面刚!印度政府也象征性地反击了一下,比如暂停了36亿美元的美国武器采购,还跑去世贸组织告状。
这些动作,说白了就是表达不满,但也暴露了印度在经济上跟美国硬碰硬的短板,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山雨欲来,北京送来及时雨
就在印度被美国卡脖子的时候,一个意想不到的角色跳了出来——中国。中国驻印大使徐飞洪,直接在一个论坛上点名批评美国是“关税恶霸”,这话掷地有声啊!
他说:“沉默只会让霸凌者更嚣张。”还表态说,中国会坚定支持印度对抗美国关税。这话一出,印度社交媒体都炸锅了,印媒都说这是“前所未见”的表态。
这不光是给印度撑腰打气,更是在为中印关系改善铺路啊!紧接着,中国外交部长王毅时隔三年首次访问印度。两位外长谈得很深入,达成了十项共识。
包括重启直航、加强边境管控、扩大贸易等等。更让人吃惊的是,中方主动提出要重启搁置了15年的边界划界谈判,这无疑是向印度抛出了一个巨大的橄榄枝。
诚意满满!莫迪会谈后也说了,印中是伙伴,不是对手。不过在边界问题上,他还是小心翼翼。王毅外长则强调,中印关系要好转,关键在于“行动”。
言外之意,就看印度怎么做了,可别光说不练。
莫迪:向左走?向右走?
面对国内的红线和外部的压力,莫迪政府现在是焦头烂额,既要给受打击的产业输血,又要赶紧找新的出口市场。印度内阁开紧急会议,讨论出两条路。
要么学巴西,对美国商品加征报复性关税;要么,就是扩大对华出口。可问题是,印度对美出口占了它外贸的18%,但美国对印度进口的依赖度很低。
要是印度真跟美国打关税战,苹果手机、特斯拉这些东西一涨价,印度中产阶级肯定不干。所以,跟美国硬碰硬,印度是真吃亏啊!
这种情况下,莫迪总理计划要去天津参加上海合作组织峰会,这可是他七年来第一次访华。这趟中国行,对他来说意义重大,是寻求外部支持的关键时刻。
印度前驻华大使都说了,莫迪得从中国带回一份“大礼包”,比如中国承诺多买印度药、开放IT服务市场,这样才能向国内有个交代,证明跟中国合作是值得的。
中国驻印使馆也很会“造势”,发了个双语视频,一边是美国关税下印度工人的困境,一边是中印两国国旗并肩飘扬,配上徐大使那句“中印团结,惠及世界”。
这视频播放量一下就突破了五百万,进一步强化了中印在反霸凌问题上的共同立场,让大家看到两国是站在一起的,这波操作真挺给力。
风云变幻,印度何去何从?
莫迪政府这次从一开始的沉默,到后来的公开叫板,真是把国内民意、经济利益和国际大局都考虑进去了。而中国在这个节骨眼上,伸出援手,积极合作。
无疑给中印关系带来了新的转机。虽然中印未来合作还有不少挑战,但印度这次应对经济霸凌的经验,以及它寻求多边合作的努力。
对其他同样面临压力的国家来说,绝对是个值得参考的案例。这事儿也再次说明了,在全球化时代,要想维护公平贸易秩序,国际合作才是王道,单打独斗真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