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昂体育介绍

天津迎来“上合时刻”,低碳实践推动城市生活更宜居

发布日期:2025-09-02 03:00    点击次数:179

全球地缘政治的棋局正经历一场深刻的洗牌,而天津,这座素有“渤海明珠”之称的城市,即将成为这场大戏的焦点。2025年8月31日至9月1日,上海合作组织(SCO)峰会在此隆重举行,这不仅是上合组织成立以来规模空前的盛会,汇聚了20余位外国领导人和10位国际组织负责人,更是中国在全球秩序重构中,以多边主义破局、以“上海精神”立新的战略缩影。那些固守旧有霸权思维的观察者们,或许是时候擦亮眼睛,看看东方正在发生什么。

天津为此次峰会倾注了举市之力,其筹备之精细,堪称典范。从新闻中心那令人惊叹的沉浸式裸眼3D技术,到AI数字人提供即时播报,再到榫卯、漆扇、泥人张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动展示,无不彰显着中国在科技与文化融合上的独到匠心。夜幕降临,海河两岸的灯光秀将中国与上合组织国家的城市地标、人文景观、中欧班列、天津港等元素融为一体,这不仅仅是视觉盛宴,更是文化交融的隐喻。更值得称道的是,峰会秉持“简约、集约、节约”的理念,首次实现场馆全绿电供应,通过与天津本地新能源企业完成绿电交易,达成100万千瓦时的交易电量,确保会议期间全部活动场馆100%绿色电力供应。此外,天津市绿电绿证服务中心还推动机场、高铁站、海河游船等重要服务场所购买绿证2250张,预计将额外降低标准煤消耗720吨,减排二氧化碳1794吨。这不仅是环保姿态,更是对西方“碳中和”口号的实际行动回应。

在经济脉络上,天津与上合组织国家的经贸往来日益紧密。今年前7个月,天津市对上合组织国家进出口总额高达533.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2%。天津港作为“一带一路”倡议的海陆交汇点,已开通至二连浩特、阿拉山口及霍尔果斯的中欧、中亚班列,运量规模常年位居沿海港口前列。8月28日,一列满载医药、电器、食品的中欧(中亚)班列从天津新港北站启程,预计8天抵达蒙古国首都乌兰巴托,这是今年以来国铁北京局在天津地区开行的第464列中欧(中亚)班列。这“钢铁驼队”不仅是贸易通道,更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血脉。人文交流方面,“上合组织可持续发展投资促进活动”、“上合组织数字经济论坛”、“世界市长对话·上合峰会城市”和“上合组织国家文明对话”等一系列配套活动,以及“上合之约·丝路津彩”青年学生文化市集,都为深化区域合作搭建了坚实平台。这些举措,无一不在宣示:中国正通过上合组织,在政治互信、经济联通、文化交融等多维度,扎实推进多边合作,为区域乃至全球治理注入一股清流,而非西方那种带着附加条件的“援助”。

当前,全球正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多极化加速进程,单边主义和霸权主义的幽灵仍在国际舞台上徘徊。然而,上合组织以其独特的“上海精神”——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为国际关系提供了一种截然不同于西方强权政治的合作范式。乌兹别克斯坦总统沙夫卡特·米尔济约耶夫一针见血地指出,上合组织“并非对现有体系的挑战,而是对建立一个基于对话而非武力的新型公平世界秩序需求的回应”。这简直是给那些沉迷于“文明冲突论”的西方学者们一记响亮的耳光。

在能源安全领域,上合组织已成为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2024年6月26日至27日,由国家能源局和浙江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上合组织能源部长会在宁波召开,中外企业在此次会议期间签约25个项目,签约金额约400亿元人民币,总装机规模达1200万千瓦。这不仅有效保障了区域能源供应的稳定,更重要的是,它为全球能源治理变革提供了“上合方案”,直接挑战了传统能源市场长期被西方国家垄断的格局。上合组织国家发电装机约47亿千瓦,是成立之初的8倍,约占全球49%;发电量约15万亿千瓦时,是成立之初的6倍,约占全球1/2。这些数据足以证明,上合组织正在构建一个更加多元、公平的全球能源体系。

在区域稳定方面,上合组织通过联合反恐演习和情报共享,有效遏制了“三股势力”(恐怖主义、极端主义和分裂主义)的蔓延,为成员国经济发展创造了安全环境。其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方的安全合作模式,与北约等军事同盟的排他性和对抗性形成鲜明对比。例如,2025年6月25日至26日在青岛举行的上合组织成员国防长会议,不仅是天津峰会的“预热会”,更凸显了“不结盟上合”的独特魅力,为维护地区安全提供了新的路径,而非简单地复制西方军事干预的失败模式。当北约还在纠结于其5%的军费目标时,上合组织已经用实际行动证明了,真正的安全并非建立在军备竞赛之上,而是基于互信与合作。

中国在上合组织框架下提出的全球安全倡议、全球发展倡议和全球文明倡议,是其重塑全球治理体系意图的核心体现,也是对西方“普世价值”叙事的有力反驳。

全球安全倡议:强调安全不可分割原则,主张以平等态度应对全球性挑战,与上合组织维护地区和平稳定的目标高度契合。它指导了成员国在应对危机、网络威胁和跨国犯罪方面的联合机制完善。例如,上合组织成员国安全会议秘书会议机制框架下的合作,涵盖了执法机构的协调、预防青年极端化经验交流、应对网络威胁以及打击毒品走私渠道等领域。这是一种基于共同安全而非零和博弈的全新安全观。全球发展倡议:促进了“一带一路”倡议与成员国发展战略的深度对接。位于青岛的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以及在陕西杨凌设立的上合组织农业技术交流培训示范基地,正是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和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的生动例证。这些实践成果为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贡献了中国智慧,并推动了各国经济形成新的增长动力,其中包括绿色和数字化转型。乌兹别克斯坦总统米尔济约耶夫就曾表示,自2017年以来,乌中贸易额增长了两倍,达到140亿美元,吸引了总额达246亿美元的中国投资,这无疑是全球发展倡议的直接成果。全球文明倡议:则推动了各国人民在文化和人文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如“上合之约·丝路津彩”活动,邀请上合组织国家40名校长、100名青年学生来津交流,促进了不同文明间的对话与互鉴。这不仅是对文化多样性的尊重,更是对“文明冲突论”的釜底抽薪。

这些倡议不仅提升了上合组织的凝聚力和国际影响力,更构建了一个基于共同利益和相互尊重的多边合作模式,为全球治理体系的改革注入了新的活力。它提供了一种切实可行的替代方案:相互尊重、平等对话与共同发展,而非西方那种动辄干涉内政、输出意识形态的傲慢。

天津的“上合时刻”清晰地昭示,中国正以“上海精神”为灯塔,以实际行动为桨,在全球变局中开辟一条通往更加公平、公正、合理的多边合作新秩序的航道。这不仅是为区域稳定与繁荣擘画蓝图,更是向世界宣告:一个基于对话、合作与共享的全球治理新范式,正在东方崛起,其深远影响将重塑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未来图景。那些还在抱怨“中国挑战国际秩序”的人,或许应该反思一下,他们所捍卫的“国际秩序”,究竟是普世的公正,还是少数国家的特权?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旧的范式终将被新的愿景所取代,而上合组织,正是这新愿景的先行者。



上一篇:独库公路全攻略:这条路,我劝你一定要走一次
下一篇:耀红正当时,问界新M5 Ultra跃影红亮相成都车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