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基金还有这么多套路?专家不会告诉你手续费的事,这省钱秘籍再不知道就亏大了

发布日期:2025-10-07 15:30    点击次数:182

你们会不会出现这种明明自己买的基金显示赚了2000多块,结果一顿操作赎回后,到手一看,怎么少了那么多?

这哪是理财啊,简直是给基金公司打工。 咱们今天就得好好掰扯掰扯基金手续费这事,看看钱到底是怎么没的。

说起来你可能不信,不同地方买基金,手续费能差出十几倍。银行柜台买基金,那申购费通常是1.5%,基本不打折。 第三方平台像支付宝、天天基金这些,普遍打1折,申购费就变成0.15%左右了。

基金公司自家APP更狠,为了拉客户,自家基金的申购费经常直接免掉。 你想想,买10万元基金,在银行得交1500元申购费,在第三方平台只要150元,一下子省了1350元,这够吃好几顿火锅了吧?

证监会规定了,持有不到7天就赎回,那叫惩罚性赎回费,最少收你1.5%。 也就是说,你买1万块基金,要是没拿住7天就卖,光赎回费就得扣150块,心不心疼?

持有时间越长,赎回费一般越低。 很多基金持有个7到30天,赎回费可能降到0.5%;要是能拿够30天,有的就直接免赎回费了。

所以真的,买基金别像炒股票那样天天倒腾,手续费都够你喝一壶的。

管理费和托管费这些更隐蔽,它们不像申购费赎回费那样一次性扣,而是每天从基金净值里悄悄扣,你根本感觉不到。

股票型基金的管理费一年大概1.5%,托管费一般0.25%左右。 你买10万元基金,一年下来管理费要扣1500元,托管费再扣250元,加起来1750元就没了。

扎心的是,就算基金亏钱了,这些费用照样扣。 所以选基金时,别光看历史收益,也瞅瞅这些运作费用,省到就是赚到。

A类通常有申购费,但没有销售服务费;C类一般没有申购费,但按天收销售服务费(每年大概0.2%到0.8%)。

怎么选呢? 大概其原则是:打算短期持有(比如一年以内),选C类可能划算;打算长期拿着(比如三年五年),选A类更省。

有人算过,买10万元某沪深300基金,持有半年的话,C类总费用大概400元,A类要800元;但要是持有3年,C类总费用能到2400元,A类还是1500元,差出900块。 所以得根据自己的投资计划来。

基金转换这功能我觉得挺实用的,但好多人不知道。 比如你手里有某家基金公司的债券基金,想换成他们家的股票基金,要是先赎回债基再申购股基,得交两遍手续费。

直接用基金转换功能,通常只需要支付一次转换费,而且往往比赎回再加申购的总费用低。

还能省时间,传统赎回再申购流程得3个以上交易日,转换一般T+1日就搞定了,资金占用时间短,可能还能多抓住点市场机会。

基金分红时,你可以选现金分红,红利直接打到你账户;也可以选红利再投资,就是把分红的钱直接按当天净值转换成基金份额,而且红利再投资的部分通常不收申购费。

长期投资的话,选红利再投资挺划算,既能省掉手动再投资的申购费,还能享受复利效应。

有人算过,同样10万元本金、年化收益6%、每月定投1000元,选红利再投资的方式30年后积累的资产,能比现金分红方式高出大概15%到20%。

2025年不是出了个《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嘛,费率方面也有变化。这种浮动费率基金,管理费有点像“底薪+绩效”,有的模式是持有满一年后,根据业绩表现“多退少补”。

比如年化收益跑输基准3%以上,可能只收0.6%的固定管理费;要是跑赢基准比较多且收益为正,可能加收点超额费,合计到1.5%。 这种模式感觉把基金公司和投资者的利益绑得更紧了些,但具体咋样还得观察。

不同平台费率差异大,持有时间长短影响赎回费,A类C类选择有讲究,还有转换、分红再投资这些能用上的技巧。

但不知道大家想过没有,这些五花八门的费率结构和收费方式,对咱们普通投资者来说,是不是有点太复杂了?

这种复杂性会不会反而增加了咱们的投资成本,或者让人因为搞不懂而错过一些省钱的机会呢?欢迎评论区留言!



上一篇:谁是皇马新王?全面型与极致型天才的未来对决
下一篇:飞利信股东暴增,散户扎堆,机构资金按兵不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