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铁矿石美元采购暂停,澳洲急了,美国大豆难卖
说起来,这几天铁矿石圈可真是炸了锅,谁能想到中国这回彻底断了澳大利亚必和必拓那根铁矿石“美元大动脉”,直接让澳洲高层跳脚,美国媒体铺天盖地,大洋彼岸的阿尔巴尼斯总理都快把电话急成热线了,张口就呼吁“中国快把生意恢复吧”——但话糙理不糙,中国矿产资源集团这步棋,到底葫芦里卖的啥药,外界还真没那么好猜。
到底铁矿石这事怎么拉扯到这一步,有意思。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铁矿石买家,年年几亿吨买进来,澳大利亚那边七成靠中国吃饭,市场说白了就是中国说了算。
但偏偏,铁矿石的定价权一直被那三家老外矿商捏得死死的——必和必拓、力拓、淡水河谷。
这三巨头垄断近八成铁矿海运,玩转金融+期货,把价格炒得一浪高过一浪,说他们是一群刀口舔血的“期货大佬”都不为过。
你别看中国这么多人买矿石,但每次谈价跟闯地狱似的,明明是最大客户,却老被当“小弟”——这不,今年必和必拓还摆强硬,死守去年的109.5美刀一吨,硬是不愿跟中国这边的季度现货价走,非要按自家计算的长协价算。
中方这回不硬气谁硬气,上来就一拍桌子:“不按我的套路来,生意免谈!”——可不是脾气大,谁家千亿采购,还要忍受漫天要价?
老外以为中国又要妥协,低头如往年,谁料这次反向操作,直接暂停采购,还是“美元计价”的铁矿一刀切。
澳洲那边估计都吓够呛,媒体头条疯狂刷屏,说中国在加速摆脱美元体系,还要把铁矿石定价权收归己有。
但要问中国此举有多少层意思,外头分析的也只是冰山一角。
回看过去20多年,那场“豆战”的辛酸史,铁矿石这回未必就只是单纯谈价。
故事还得从2000年说起。
中国钢铁工业猛增,铁矿石需求量水涨船高,成了全球进口大户,理论上这地位能拿买方优势——咋一到实际谈判,年年都被三矿巨头牵着鼻子跑?
定价永远都是他们一家三口说了算,买矿像买彩票,费劲心思,最后还是高价买单。
金融资本、掉期、普氏指数,这些专业名词平时不显山露水,谈判时却是杀手锏。
2005年有过联合抬价,直接71.5%的涨幅。
08年那次谈判最“阴间”,中国钢铁产量大增,买矿石的数量比谁都多。
结果人家三矿玩个套路,先和日本新日铁达成协议,价格暴涨,甩给中国一份更高的报价——你不接单?没事,看看现货市场,价格更高。
最终中国钢企被迫妥协,涨幅翻倍,还有更“黑”的年份,供货减少,价格反而居高不下,市场全盘被人算计。
每年谈判都像进鬼门关,买多买少都不好受,铁矿石明明是“刚需”,却变成了家家都要“被割韭菜”的标配,买得再多也没资格争个讨价还价的高地。
这痛苦体验,咱中国企业早就吃够了。
一边被卖家“锤”,一边还得硬着头皮做世界工厂,喊一句“公平交易”,铁矿石老板直接一笑:“你爱买不买。”
所以,有人问铁矿石这一次真的能“反击成功”吗?
别急,故事还没到高潮。
中国方面这几年明显跟以前不一样了,早就意识到铁矿石定价权丢失,别说让老外牵着鼻子跑,该亮剑就亮剑。
首先搞自家矿山,几内亚西芒杜铁矿项目买买买,品位高还储量大。
后来中铝、中信纷纷介入,合计抢到了将近一半的股权,今年就开第一批矿石,未来三年一亿多吨。
澳洲巨头坐不住了,这么大的货量流进中国,中方的筹码一下子就厚了不少。
二来设立中国矿产资源集团,钢厂一起抱团,不再每家自己砍价。
以往几十家钢企各买各的,把自己切成了一盘散沙。
如今统一出价,议价能力强了吗?自然强了。
比起单打独斗,这种“群殴”打法,效果不止翻了一番。
干到这还不够,9月底北京铁矿石交易中心上线了自己的港口现货价格指数,61%品位矿石成交价明码标价,自家体系初步成型。
老外说铁矿石价格看“普氏”,现在中国说了,“看我港口价”。
还有一拳打在点上——直接禁止非人民币结算的铁矿石采购,不跟美元挂钩,就是不给华尔街资本乱舞的机会。
说白了,就是不让金融投机把中国企业玩成“韭菜农场”。
美元降息放水,金融大鳄瞄准铁矿石,现货马上涨到天价,不还有前车之鉴。
这回人民币结算,直接断掉美元动不动来一波洪水。
谈判时中资集团手里有矿、有筹码,还能掌控货币风险,堪比自带“金钟罩”,老外想再玩几波割韭菜?
恐怕没那容易。
回头再说大豆。
中国对美国大豆“断豆”的动作,简直是翻版的铁矿石剧情。
自从1996年以后,中国就是大豆的纯进口大户,美国稳居首位供应商。
产能稳定,出油高,全世界大豆贸易基本看中美脸色。
对中国来说,大豆进口量曾高达40%,美国大豆有一半都送到中国的餐桌或者饲料厂。
供大于求的时候,美国笑开花,真心靠中国市场回血。
但今年5月起,中国愣是没进一粒美国大豆。
美国今年大豆丰收,产量超一亿吨,眼睁睁看着仓库堆满,农场主哭晕在厕所,有些还为存豆子专门建新仓库。
单靠巴西、阿根廷买一买,救不回来。
特朗普关税战打响,中国就一记绝杀,取消全部订单,老美那边一阵炸锅。
美国大豆协会主席都快成“求豆代表”,喊话中方别断这饭碗,可惜这票早就被中国拍死,贸易协议没签,有啥后续好谈?
最要命的还不是眼下几万吨豆卖不出去,而是来年种植面积直接跌,贷款种豆的农场主一堆濒临破产。
而特朗普总统手下铁杆票仓就是中西部农民,断豆这波把选票砍下去,绝对疼得要命。
终于,这才算体会到“产业链断裂”的现实版影视剧,一个招呼掉百万票,钱没赚着还可能丢了总统宝座。
其实中国早就不光盯着进口这条路,十几年前就扶持起自己人种豆,采购多元化,哪年哪月不被美国套路过。
如今一波操作,转头下单巴西,这给美国农场主上了一课,后悔都来不及。
很多地方一亩地就亏上万美元,贷款还不上,连地都要卖。
中国人说断人财路犹如杀人父母,这招玩得太绝。
结果是美国大豆产业萎缩,种植面积暴跌,明年订单恢复都没豆可卖。
这边“铁矿断”、那边“大豆裂”,闭环操作,环环相扣。
有人说如今的贸易战都是硬碰硬,其实背后考究的是产业布局。
早些年中国吃了太多“亏”,大豆领域被外资四大粮商控制,企业自家技术经验又不够,结果是压价、控货、收割全套,把中国人当“小白鼠”练手。
这几年中国铆足劲抢资源,布局“反向操作”,从小麦、玉米到油料,再到铁矿石,渐渐把定价权拉回本土手里。
不再是二十年前,外企说什么都点头称是的年代。
铁矿石和大豆这两张牌,只是中国现在玩出的“组合拳”。
一旦铁矿石禁令生效,供求关系就彻底变了。
中国轮到有话语权,澳洲不敢作妖,再想“涨价就涨价”,哼,没那么容易了。
大豆那边同样可玩类似套路,总之,谁敢乱动后院,咱手里有得是对策。
但真相里最刺激的,还得看这些资源棒子背后,谁是最后的赢家?
必和必拓再大,澳洲总理再着急,中国这手局已经开始慢慢转向主导。
全球贸易从来不是谁垄断谁就百年大业不倒,风水轮流转,吃完亏能不能反转,看谁能撑到最后。
不过啊,很多圈外人只看到表面的说法:“中国铁了心要拿定价权”、“必和必拓慌了”、“美国大豆农场主快哭晕了”,但其实这里头的门道远远不少。
什么金融周期、美元指数、现货价格波动,这些都是明面上那些炒家的“惯用伎俩”。
一旦中国有自主矿源、有统一的议价平台、有本土货币定价机制,澳洲矿业和美国黄豆战队都必须重新计算成本和风险。
这也说明了,靠人不如靠己,想要有议价权,必须有实力、有筹码,不能把脖子永远给别人卡着。
眼下这次中国暂停澳铁矿石美元进口,是对行业垄断的一记“重拳”,更是对全球资源贸易规则的一次挑战。
国内产业已不再是一盘散沙,集中采购,布局全球矿山,打造自家的定价中心,是让资源价回归理性、让市场更公平的底气,而不是永远被金融投机玩得双眼发黑。
老外那几家矿商会不会服气?不好说,但铁矿石市场的牌桌已经不是他们随便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日子。
等到澳洲铁矿石第一船没登陆中国土地的时候,才知道世界市场早就开始变天了,坐等好戏,看看谁的筹码最后笑到最后。
谁又能保证,过几年铁矿石和粮食定价权,不会被中国彻底收回来?
都说贸易是你来我往,但当年的“豆哭矿愁”,如今的断供禁令,都是全球市场进化的必经之路。
这就是现实,谁有实力谁敢硬气,谁抱团谁能翻盘,这次中国给澳洲、美国同时上了一课。
资源定价权靠讲理没用,靠谱的底牌才是最后的话语权。
至于这场地表级别的铁矿石大战和大豆布局,接下来还会怎么演变?
我看,咱们不妨拭目以待,历史已经开始书写新的一页了:
说一句,看到这波操作,你会怎么看中国自家的策略?如果你是澳洲或者美国企业主,这段“断供惨剧”会让你有哪些应对思路?欢迎一起唠一唠!
我们坚持传播有益于社会和谐发展的信息,如发现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正规方式联系我们处理。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