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展示

一文吃透1192号文:就近消纳项目的准入、缴费与申报全指南

发布日期:2025-10-09 18:58    点击次数:142

(来源:北极星光伏学社)

要理解这份1192号文,咱们先从最基础的核心逻辑入手。

国家想让风能、太阳能这些新能源发的电,尽量在发电的"本地就用掉",也就是"就近消纳"。

因为远距离输电会浪费、还会给电网添负担,所以1192号文就是告诉大家"什么样的新能源项目能享受优惠",也说清"参与后怎么算钱、怎么操作"。

一、政策目标

以前新能源发电有个问题:

比如某地建了风电场,发的电可能本地用不完,得拉电线送到几百公里外的城市,这中间又费钱又给电网添麻烦;

反过来,有些地方想用新能源电,却因为"输电跟不上"用不上。

所以这个政策的核心目的就是:

让新能源电"就地生产、就地使用",既帮新能源更快落地,也减少电网的调节压力,最终帮咱们实现碳达峰碳中和。

二、什么样的项目能享受政策?

不是所有新能源项目都能沾光,得满足两个核心要求:

1.基础条件

①界限要清:发电的(风电、光伏)、用电的(比如工厂/园区)、存电的(储能),要和公共电网划好线。

哪部分是你的,哪部分是电网的,出了问题谁负责,得明确。

②计量要准:得装专门的电表,能算清"发了多少电、自己用了多少、有没有用到电网的电",避免算不清账。

③以新能源为主:这是最关键的,得满足两个"自用比例"(下面细说)。

2.核心门槛:自发自用比例必须达标

这是政策的"硬要求",目的是确保项目"真的在本地用新能源电",而不是拿了优惠却浪费:

第一个比例:新能源发的电,至少60%要自己用掉

比如你建了个光伏项目,一年发100万度电,那至少60万度得是你自己用掉,不能只发不用、全靠电网运走。

第二个比例:你项目总共用的电,至少30%是自己发的新能源电,2030年以后新项目要涨到35%

比如你项目一年总共用100万度电,那至少30万度得是你自己光伏/风电发的,不能全靠电网供电,不然就不算"就地消纳新能源"了。

三、参与后怎么缴费?

输配电费+系统运行费

以前用电可能按"用了多少度电"交钱,这个政策改了缴费方式,核心是"帮合规项目省钱",但得按规矩算:

1.输配电费:按"容量"交,不按"用电量"交

就是你项目需要占用电网多大的"容量",你自己用自己发的电,不用再按"用了多少度"交输配电费。

公式为:

容(需)量电费=按现行政策缴纳的容(需)量电费+所在电压等级现行电量电价标准×平均负荷率×730小时×接入公共电网容量。

我们来拆解一下这个公式:

公式包含两个部分:

①固定部分:即按现行政策缴纳的容(需)量电费。

这部分通常被称为“容量电费”或“需量电费”。通常按元/千瓦·月或元/千瓦·年直接收取。

②折算部分:即所在电压等级现行电量电价标准×平均负荷率×730小时×接入公共电网容量。

这一部分是将原本可能按电量收取的输配电费,通过平均负荷率和730小时两个参数,折算成了一个与容量挂钩的固定值。

其中:

🔻按现行政策缴纳的容(需)量电费:就是比如说“每年每千瓦200元”这种标准,具体金额由当地公布的输配电价表决定。

🔻所在电压等级现行电量电价标准:指的是当地工商业电价中的电量电价部分(单位:元/千瓦时),而非容量电价标准。

🔻平均负荷率:暂按所在省份110千伏及以上工商业两部制用户平均水平执行,由电网企业测算、经省级价格主管部门审核后公布。这是一个反映用户用电均衡程度的系数(通常<1)。

🔻730小时:是一个固定折算系数,不是项目实际运行小时数,可以理解为月平均小时数(365天*24小时/12个月≈730)。

🔻接入公共电网容量:就是指项目所需的最大需量或变压器容量。。

来个举例,假设:

接入公共电网容量:1000千瓦

当地现行容量电价:20元/千瓦·月

当地现行电量电价标准:0.5元/千瓦时(注意,是电度电价比值)

本省公布的平均负荷率:60%

那么,月度输配电费计算如下:

固定部分:1000kW×20元/kW·月=20,000元/月

折算部分:0.5元/kWh×0.6×730小时×1000kW=131,400元/月

总月度容(需)量电费:20,000+131,400=151,400元/月

年化费用则为:151,400元/月×12月=1,816,800元/年

🔔需要注意:对于“可靠性要求高、按要求需进行容量备份的项目,可选择继续按现行两部制输配电价模式缴费”。

为什么这样计算?

政策的核心目的是贯彻“谁受益,谁负担”原则。

新能源就近消纳项目虽然从电网下网的电量可能减少,但其始终占用着电网的输配电容量资源,电网必须随时为其提供备用和保供服务。

因此,费用不再与波动的“下网电量”强绑定,而是与你项目占用电网的最大容量(接网容量)挂钩。

通过引入“平均负荷率”和“电量电价标准”进行折算,是为了更合理地模拟这部分容量资源的经济价值,确保电网成本的回收,避免费用不公平地转嫁给其他工商业用户。

2.系统运行费:暂时按"用电网的电"交,以后会调整

如果你的项目自己发的电不够用,需要从电网"买电",也就是"下网电",就按买的这部分电量交运行费;

你自己用自己发的电,不用交这部分钱,也不用交"政策性交叉补贴",比如以前居民用电便宜,企业要补一点,现在合规项目不用补新增的部分。

四、怎么参与?

如果想做一个"就近消纳的新能源项目",不用慌,流程很明确:

①先备案:

先去当地的主管部门,比如发改委,登记你的项目,告诉政府"我要建一个光伏/风电项目,想做就近消纳",拿到备案证明。

②申请接网:

拿着备案证明找电网公司,比如国家电网、南方电网,说"我要把项目接进电网,请审核"。

③签合同:

电网公司同意后,签三个关键合同。明确"怎么供电、怎么买电、怎么调度",还有明确各自的安全责任,比如电网出问题谁负责,项目出问题谁处理。

④电网审核结算:

电网公司会审核你的项目是否符合条件,之后按政策给你算电费、收费用,提供供电服务。

五、政策有什么影响?

①对新能源项目方:

按"容量"交输配电费,比按"用电量"交更省钱,而且能明确享受优惠,所以更愿意建"就近消纳"的项目,能更快收回成本。

②对电网:

项目为了少交"容量费",会主动想办法"多用自己发的电",那提到这个,这时候,很多人也想到了方法。

比如配储能、调整用电时间,这样项目自己就能平衡"发和用",不用电网频繁调电,减轻了电网的压力。

③对普通人/地方:

当地的新能源电更多,更环保,也能减少"远距离输电故障"带来的停电风险,长期来看电价也更稳定。

最后总结一下

国家想让新能源电"本地发、本地用"

→定了两个"自用比例"当门槛→改了缴费方式让合规项目省钱→明确了"备案-申请-签合同-结算"的流程→

最终既帮新能源落地,又减轻电网压力,还能环保。

如需以上【光伏电站运维作业指导书】



上一篇:2025口碑最好的三国手游排行榜前十名,不氪金三国手游推荐
下一篇:证监会出手,富煌钢构被查,三大交易所同步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