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储降息25个基点,市场资金正在重新配置,受益于降息的传统板块流向新兴市场
北京时间9月18日凌晨2点,美联储宣布降息25个基点,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从4.25%—4.50%降至4.00%—4.25%。 这是美联储2025年以来的首次降息,也是自2024年9月以来的第四次降息。
美联储此次降息25个基点完全符合市场预期,此前期货市场预测概率高达96%。 然而降息决议公布后,美股市场却上演了经典的“买预期、卖事实”操作。美股三大股指盘中剧烈波动,出现直线拉升后跳水的过山车行情。 道琼斯指数从上涨1.15%回落至下跌0.12%,最终收盘涨0.57%,报46018.32点。
标普500指数从上涨0.20%转为下跌0.90%,最终收盘跌0.10%,报6600.35点。 纳斯达克指数从上涨0.35%下跌到0.85%,最终收盘跌0.33%,报22261.33点。美联储在结束为期两天的货币政策会议后宣布了降息决定。 会议声明指出,美国上半年经济活动增长放缓,就业增长放缓,通胀率有所上升。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新闻发布会上将此次降息称为“风险管理式降息”,强调这不代表长降息周期的开始。 他表示“没有必要快速调整利率”,这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市场对进一步降息的热情。
此次降息属于“预防式降息”,发生在经济从过热向衰退过渡的阶段,旨在平滑经济周期的波动。 与“衰退式降息”不同,预防式降息通常持续时间和降息幅度较为有限。大型科技股多数走低,万得美国科技七巨头指数下跌0.66%。 英伟达表现尤为疲软,跳空低开1.25%,盘中一路走低,最大跌幅达3.63%,最终大跌2.62%。
整个半导体板块下挫1.38%。 博通跌3.84%,甲骨文收跌1.71%,英特尔跌1.46%。 Smartsheet大跌10.84%,Amtech大跌6.02%。科技股的回调被市场视为对前期巨额涨幅的修正。 自4月初以来,“科技七巨头”股票篮子已飙升近60%,预期市盈率从当时的近22倍攀升至30倍。
个股方面,百度暴涨11.34%,万国数据涨7.56%,小牛电动涨7.02%,蔚来涨6.13%,金山云涨5.35%,拼多多涨4.49%。阿里巴巴涨2.44%,理想汽车涨2.22%,京东涨1.53%,微博涨1.35%。 这表明资金正流向中国资产。
美联储降息往往伴随全球资金再配置。 降息促进全球流动性释放,对美元汇率形成下行压力,进一步推动全球资金再配置。在这种背景下,中国资产相对受益,尤其是在当前全球货币体系重构背景下,美元贬值和创新叙事反转相结合。
新货币秩序下人民币资产相对受益。 如果政策应对得当,人民币资产有望受益于全球货币体系加速碎片化、多元化的双重红利。美债收益率集体上涨。 5年期美债收益率涨6.77个基点,报3.652%,10年期美债收益率涨6.12个基点报4.089%。
大宗商品方面,纽约商品交易所9月交割的COMEX黄金期货跌0.19%,报3681.80美元/盎司。 国际油价走低,WTI原油近月合约跌0.73%,报64.05美元/桶;布伦特原油近月合约跌0.76%,报67.95美元/桶。
欧洲主要股市反应不一。 英国富时指数涨0.14%,德国DAX指数涨0.13%,法国CAC指数跌0.40%。欧洲斯托克指数跌0.05%,富时意大利指数高开低走跌1.29%,并连续两个交易日下挫超1%。
这种分化表现反映了全球货币政策的分歧。 欧、日央行可能因通胀压力维持相对紧缩立场,这种政策分化可能限制美元贬值幅度。
A股昨日三大指数低开高走全线收涨,呈现个股高低切换,板块轮动上行的态势。 沪指涨0.37%,创业板涨近2%。机器人、光刻机、芯片概念、铜缆高速连接、柔性屏、消费电子等板块和概念表现较好。 市场预期如果不出意外,今天有望继续上扬。
历史数据显示,在预防式降息后,A股将受益于流动性宽松和风险偏好提振上涨,科技板块以及食品饮料、社会服务、美容护理、医药生物等消费核心资产占优。
美联储内部对于降息路径存在明显分歧。 刚刚获得确认的美联储理事斯蒂芬·米兰反对降息25个基点,转而呼吁降息50个基点,成为唯一持异议者。而在美联储上次会议中曾持异议、主张降息25个基点的理事米歇尔·鲍曼和克里斯托弗·沃勒,此次与美联储主流观点保持一致,支持小幅降息25个基点。
利率“点阵图”释放出相对“鹰派”的信号。 从多数结果来看,联储官员们预计明后两年将分别仅降息一次,远低于市场此前预期。美联储降息25个基点后,市场资金正在重新配置从科技巨头流向金融、消费等受益于降息的传统板块,从美国市场流向新兴市场,特别是中国资产。
历史表明,预防式降息后美股整体上涨,科技(如纳斯达克)、消费(如必需品)受益于流动性宽松和风险偏好提升。 本次降息属于预防式降息,对风险资产形成利好。